
近期,台州已发生多起
冒充班主任诈骗的案例
台州多名家长被骗
骗子是如何混进家校群的?
如何套路家长的?
又该如何预防?
一起来看看
又到一年开学季,学校和老师通常会建群方便和家长沟通。需要注意的是,以头像和昵称为“代号”的群聊,也会给诈骗分子可趁之机,一些骗子会冒充家长或是班主任入群实施诈骗。
台州有家长被骗
群聊可以实时传递消息,老师和家长对接事务也更加快捷。而信息到底是否可信,老师、家长都得当心。
日前,天台某小学一年级一班的班级群里,老师发布“激励式”收费信息:“各位家长,为了预订下学期书本数,作业本数,要落实准确人数,需要预交本学期资料费用148元,请各位家长在群里面发红包进行缴费,多谢配合。(前20名交费的话,可让孩子得一张品德卡哟,因为今日事,今日毕特别重要)。”
信息发出后,多个家长陆续在群里发红包,家住天台县始丰街道的许女士就是其中一员。许女士表示,当晚收到通知时,并没有意识到老师要求缴费和前20名奖励品德卡的不妥之处,出于对孩子学业的支持,在微信弹出防诈骗提醒后,她还将钱转给了“班主任”。
几分钟后,班级群里有家长发现端倪,这个群里竟有两个头像、姓名都一样的“班主任”。而班主任本人发现群内消息之后,立马抢收了还未被骗子领取的红包转账,并及时制止了其他未付款的家长,同时在钉钉群里通知了该骗局,许女士这才发现自己被骗了。
此外,家住天台县平桥镇的陈女士所在的班级群,也发生了冒充“班主任”收取“资料费”的骗局。诈骗分子的话术与许女士遭遇的很相似,也提到了前20名奖励品德卡。当晚,没多想的陈女士也向假班主任转去了所谓的资料费。
这种情况在临海也发生了
2023年8月26日
上盘派出所接到报警称
有人冒充学校班主任
在班级群发布校园预收学费通知
要求家长在群里接龙发红包
诈骗分子又是如何混进?
老师家长都要多留心
近年来,冒充身份类诈骗时有发生。开学期间,班级群开始活跃起来。诈骗分子将头像、昵称更换成在校老师进群后,利用老师上课的时间差,仿冒老师发布收取学费等通知,诱使家长扫码付款或向指定账户转账,从而实施诈骗。值得注意的是,诈骗分子利用家长对老师的信任,使得这类不算高明的骗术,变得极易得手。
用于学校、家长沟通的群聊,诈骗分子又是如何混进其中的?通常,诈骗分子会在社交软件上直接搜索班级群的群聊关键字,系统就会跳出大量公开的群聊信息。此时,诈骗分子会冒充老师、家长申请进群,如果没有设置相应的验证机制,或者验证不严格,就可能被骗子趁虚而入。
除了广撒网寻觅目标,诈骗分子还会套近乎来精准定位。比如,有的诈骗分子会在校园门口逗留,与学生家长闲聊、套近乎,并索要班级群的二维码,由于很多群聊没有设置“群主确认”功能,不法分子可直接扫码进群。
冒充班主任的骗局,需要老师和家长都提高防范意识,才能不让骗子有机可趁。日常生活中,家长们如遇自称老师的人员要求转账或是索要银行账号、密码等情况,应及时与老师和学校核实,不可盲目转账汇款或是透露个人重要信息。
警方提醒
老师要对班级群成员身份进行核查
并开启入群验证功能
老师要和家长及时沟通
告知学校收费的形式及大概时间
作为家长和学生
如遇有人在家长群内
或私信要求缴费
切勿急于转账
可通过当面询问
电话沟通等方式进行核实
部分来源:临海公安
点亮和
